崔友平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4日 第 09 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并提出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本质要求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
。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特征
。“富裕”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社会财富数量多
;“共同”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反映财富分配的结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
,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因此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本质要求。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目标
。马克思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根据他们的构想
,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
、城乡之间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
,实行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真正实现社会共享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
,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关于小康
、和谐
、大同社会的思想
。比如
,《诗经》中的诗句“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反映了中国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礼记·礼运》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状态
,管仲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了物质基础与文明进步的关系
;《左传》中的“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强调勤劳奋斗的重要性
;等等
。我们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小康
、和谐
、大同的思想
,始终把消除贫困
、改善民生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进现代化建设最坚实的根基
、最深厚的力量
。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
、行得稳
,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些西方国家虽然实现了现代化
,但却造成贫者愈贫
、富者愈富
,出现了贫富悬殊
、两极分化
,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这样的现代化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违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
,摒弃并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
、两极分化的现代化
,坚守人民至上理念
,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
,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
,努力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
,逐步实现整体富裕
、普遍富裕
,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
。 共同富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从理想走向现实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
,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
、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进入新时代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造福人民为根本目的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推动共同富裕从理想走向现实
。 推动共同富裕在认识上不断深入
。新中国成立之初
,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我国发展富强的目标
,指出“这个富
,是共同的富
,这个强
,是共同的强
,大家都有份”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指出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
、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
。江泽民同志强调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绝不能动摇
。”胡锦涛同志指出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进入新时代
,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不是少数人的富裕
,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
,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等等
。这些重要论述
,为我们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
。 推动共同富裕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
。改革开放后
,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
,打破传统体制束缚
,允许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进入新时代
,我们踏上了创造美好生活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我们党坚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
,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
,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更加充实
、更有保障
、更可持续
,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重大部署
,强调“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当前中国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是本质要求”
。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高质量发展中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坚持共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弱有所扶
。同时
,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感
、社会融入度
、工作满意度等
,从多维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 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没有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只有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
,实现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
,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当前
,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着力扩大内需
、提振信心
、防范风险
,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社会预期持续改善
、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保障作用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不仅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
,而且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的关系
,把“蛋糕”切好分好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有利于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又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
、不断实现共同富裕
。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
。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加大税收
、社保
、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提高精准性
。发挥好第三次分配作用
,引导
、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 完善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
。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决策部署
,特别是关于“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的要求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在教育
、医疗
、养老
、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不吊高胃口
、不空头许诺
。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难点和重点
。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产业化
,盘活农村资产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通过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
、文化振兴
、生态振兴
、组织振兴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
、农村全面进步
、农民全面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
。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
|